清新大气——读陈玉峰画所感
陈玉峰,1943年生,福建惠安人。1964年毕业于福建艺术学院。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、国家一级美术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。 一个画家的成长和艺术定位,是随着时空诸因素自然天成。记得1987年酷暑,福建省美协、福建日报社、福建电视台联合举办了一次26人的闽江航行写生活动,从源头到入海口,历时40天。白天上岸写生,夜间露宿在船,间息或歌或舞,十分艰苦,十分团结,十分活跃。大伙把自己溶汇在美丽、雄浑、辽阔、悠长的闽山闽水间,浪迹江湖,那是一次终生难忘的艺术修炼。玉峰是团长,在活动中展示了他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。之后,虽各自一方,见面时就像兄弟般的亲热。然后,竟有几位油画家、人物画家一跃而成为山水画家了。经历了一次大自然的洗礼,“天人合一”的传统精神,使大伙顿悟进入了大乘。难怪,在中国画史中,山水画是其主流。
玉峰又名一峰,是位多能画家,油画、漆画、版画、连环画、中国画……都曾广泛涉猎,成就不小。此后,他竟像落叶归根似的,一头栽进了山水画的怀抱,十分迷恋和虔诚。他膜拜传统不是盲从,而是自发的民族精神所驱使,去亲吻生他养他的这方热土。画坛的“八五新潮”和“中国画穷途末日论”曾使不少画家迷惘,作为一个美协工作的组织者,玉峰竟以坚实的脚步,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进了传统的艺术殿堂,觅取堂奥。然后,融注他往日多能的功底,去创造自我画风的个性模式。在这条画路上,他十分勤劳,从基本功扎扎实实地练起,行万里路,外师造化,求得满腹丘壑顺手拈得,不断地创作。取北宗之雄浑、南宗之秀峻,上至宋元,下至近代,凡可取者均认真揣摩,不论门户和派别,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去借鉴。把握传统精神,以意气取胜。尊重生活感悟,力求创新,从而获得一次又一次的硕果。
玉峰出生在福建惠安大海边。惠安人的勤劳朴实、纯朴憨厚是有名的。这一土生的优秀品格贯注在他的画风里。画如其人,在他的山水画中,严谨磅礴、深邃、厚重,均得之于他落笔不苟,不急功近利,不逐时流。而是沿袭勾、皴、染、点步骤,去刻画一山一石。画好泉流的虚实黑白相间和树木的分布与组合。装饰性与写实性结合,工写相掺。他多取高远构成,空间层次十分清晰。画面朴素,造型严谨,清新大气。使画点景建筑,素材皆取自生活,每幅各异,力避雷同。品味玉峰的山水画就像见到一个大海边的大汉,憨厚的躯体中内蕴着一股灵动的生命力,壮实的造型中饱含着一种时代的阳刚美。
难能可贵之处,是他能在繁冗的美协工作之余而多产。利用间隙时间作画,付出了多大的劳动量!为了把握传统精髓书画同源,凡书札和修文,他长期均用毛笔写小楷,在他不少画幅的款式中,可见到他唐楷的功底深厚,为画界少有。他的山水画似乎在求严中有些过于约束自己,但他有敛有纵,在他所作的人物花鸟画中以书法入画,却是笔墨飞动,老辣苍劲,灵便自如,十分着意于有序的线描韵律。不拘细巧,造型简练,神情并茂。他说他的画路是认真钻研传统,注重生活体验,把感悟融入画中,同时也把过去实践过的西洋画技法和各门绘画的艺术形式,不论是自然的,古人的,今人的,中国的,西洋的,都努力把这一切变成自己的。祝他在开拓的这条画路中,阳光灿烂,前程辉煌。